景點簡介
1. 火龍棚
薄扶林村火龍,以竹、禾草及鐵線捆紮成龍身,中秋夜裡供村民善信上香巡村祭祀。紮 作火龍這獨門工藝的傳承人──吳江乾師傅以同樣物料,親自搭建此棚,成為他日常創 作的工作室。裡裡外外展出多件師傅手藝創作。
2. 前聖伯多祿診療站
一九五三年初,就近的天主教露德聖母堂主任司鐸明之剛神父伙同「太古樓」教友在薄 扶林村推展簡單診療工作。翌年,教區順利租用伯公壇旁這幅官地,在此建起兩層診療 站。這個診療站日常運作由太古樓修女主理,另請義務醫生當值為村民應診。這建築為 太古樓及薄扶林村兩個歷史聚落之間的有力連繫。
3. 大伯公壇
土地神親近凡間人事,客家人暱稱為「伯公」,奉如家中長輩。客家村村頭村尾常設土 地神壇,方便村民出入祭祀,也向神人鬼三界標示地界,為伯公祐庇之地。伯公壇往往 不設頂蓋,因其屬土,厚德載物。兩邊山牆有不同形狀,代表或金、或木、或水、或火 、或土,補足村格不足,有利風水。此伯公壇雖未有明確建造日期,惟應屬村內早期建 築。
4. 新華茶樓
新華茶樓一九七 O 年開業,至今第二代,由吳氏三兄弟聯手打理,大哥明哥兼營旁邊的 豬肉檔,每天提供新鮮肉食。二哥阿山負責炒鑊,而三弟阿成則照顧樓面。明哥父親以 前為牛奶公司工人,賺取五百文人工,養活一家八口。接手茶樓後只需外聘點心師傅, 其餘一應自己包在身上。過去鄉村人早睡早起,凌晨三時開舖營業,至今已延至五時。 新華昔日馳名豬潤燒賣、雞球大包等舊式點心,是村民都會記得的味道 。
5. 薄扶林村居民業餘遊樂社
村民常簡稱為「業餘」,是薄扶林村早期活躍的居民組織之一,為一九四九年註冊成立 的社團。成員主要為村內熱心鄉紳及職業司機,工餘關注村民福利及村內大小事務,曾 促使百扶林小學成立。老社員仍維持每天在此聚腳。
6. 前盧明記茶檔
人稱「大頭明」的盧明一九六一年搬進薄扶林村,過去行船的他為了定下來照顧五個子 女,一九六七年從友人手上頂了這茶檔經營,起初只是根記旁邊的一個巷仔檔口,後來 更買下對面屋擴充營業,一杯奶茶一件豬扒包,留得村民聚腳。後期大女兒「珠姐」及 女婿「寶哥」接手經營,至二 O 一 O 年遷上置富南區廣場的美食廣場。
7. 明愛
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一九九一年成立,促進村民自助互助,建立永續發展家園。二 OO 六年起遷進八十七號老屋作寫字樓。老屋所在地段一九一三年由鍾陳氏向政府租用, 為全村唯一擁有內地段編號的土地。這百年老屋擁有三隅青磚厚牆,三十年代為村內私 塾,後來象牙雕刻師傅鄺文珠在此經營象牙作坊,並在中環石板街設檔口賣貨。鄺師傅 下世後,遺孀何蘇改辦「快樂冰室」,村民都記得在這裡飲紅豆冰。至上世紀九十年代 歸還政府。
8. 圍仔大街
圍仔大街是由一排兩列十八間屋組成,村民稱之為「十八間」,是薄扶林村核心最老歷 史的建築。原初大街舊屋圍牆無窗,進門為廚灶及洗滌間,穿過小簷便是天井,第二進 才是主屋,屋樑高懸,多建有閣仔,閣仔木欄正中設神龕。全屋地基為花崗岩石條。現 時大街排屋尚見原來的地基及牆壁,部份仍舊木構瓦頂。面牆則自五十年代起出現變化 ,因不少大街屋主出租祖屋前廊及天井予人搭建舖頭賣貨,形成商店夾道的街景。逢每 月三號及十八號兩天牛奶公司發工資的日子,村外商販也會專程到大街舖前空地擺賣。 這條百米大街,曾聚集逾五十間商戶攤檔。
9. 村尾伯公壇
村尾伯公座落十八間最東端的廿五號屋旁邊,標記原初的村尾,見證薄扶林村三百年來 一重重的向外發展。此土地壇形制較小,過去有竹林倚背,壇座底部原有開口予村民祭 祀火化金銀元寶,現已密封。
10.李靈仙姐塔
仙姐靈塔供奉神祇為李靈仙姐,此信仰全港只得薄扶林村獨有。靈塔坐落在村內最古老 的兩列排屋中央以南的菜地上,今天已給村內建築物包圍。靈塔六角形,塔高五米多, 以紅磚構建,立在水泥平臺地基,上出兩層,每層每面皆飾以密封圓拱窗,塔頂斜面飾 以小檐,塔刹為葫蘆狀,塔身無雕飾,全塔外形簡潔直挺。第一層塔身開一圓拱門,內 裡供有李靈仙姐靈位。塔內僅夠一人轉圜。塔上有刻石,記有「民國丙辰年冬 靈塔 聯慶堂立」,民國丙辰年,亦即一九一六年,相傳這是靈塔重修的年份。塔身左右安放 兩隻石獅,以作守護。農歷四月十五為仙姐賀誕,村民仍維持祭祀風俗。
11.九十七號屋
二O一一年九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是村內唯一一座評級古蹟 。古諮會資料指此屋建於一九一四年,已有逾百年的歷史。據屋主徐氏指出,其祖父是 當年牛奶公司的泥水工程部管工,故掌握公司建造麻石屋的技術與人材,並憑此替自己 建造出此居所。徐氏亦禮待下屬,當年多數牛奶公司雜工隻身來港謀生,每逢過時過節 ,這批「散仔」便會聚集到管頭家中團聚。
12.火龍壁畫
二O一四年初,來自倫敦的公眾藝術家 Pakal,伙同另一本地街頭藝術家朋友,得知此 村所受的發展威脅後,在這連年帶來水患的污暗高牆進行創作,繪上村民精神象徵的火 龍、代表所有村民的十二生肖、及村內特色建築元素。作畫期間村民紛紛駐足觀看津津 樂道,可見此創作已連結社區身份認同。畫成後逾千村民聯署上呈路政署,要求保留藝 術品不予洗刷。
13.上海街
村民從未命名村內眾多街巷,除圍仔大街,就只有這條「上海街」是例外。一九三 O 年 代「的士大王」胡忠祖藉廣東花縣,生於薄扶林村。在十八間對開溪邊農地上建起一九 一、一九三、一九五、一九七號一列四間排屋,租出營利。起初住戶皆為上海人,是以 老一輩村民稱之為「上海街」。香港天主教區楊鳴章主教年幼初來港亦曾定居在此。
14.大蕭家後花園
人稱大蕭或 Tony 的蕭昆偉,年幼隨父遷至本村,輒轉在「龍仔督」這水坑邊坡地上落腳。 五十年來他親手修築起一院房舍。後園一角的數潭魚池與茂密草木,更是滲進居所的山 林自然。
15.龍眼頭
村民喜歡在巷頭巷尾植種果樹,龍眼、黃皮、桑椹、番石榴、枇杷、碌柚,細心留意就 會一一發現。過去這棵老龍眼樹粗壯碩大,樹陰下 牛奶公司經營牧塲之初已從外地引入多產的「象草」,種滿山頭,為乳牛主食。惟在冬 季氣候底下草苗生長放緩,便得從國外運來禾草補充。由於牧牛食草也要對胃口,不能 一下子轉用全禾草,所以便得在夏秋期間儲起部份象草,作佐食之用。為了保鮮不腐, 工人會將一綑綑象草挑到牧塲多個草廬裡,舖好然後灑鹽,是以有老村民叫草廬為「鹹 草湖」。每到冬季工人會從底下的開口用耙耙象草出來,再分發到不同的牛房作飼糧。
16.卅四號牛房及牛地遺蹟
牛奶公司牧塲成立初期遇上牛瘟,二百三十隻乳牛死剩三十隻,對公司打擊極大。事後 為免疫症輕易傳播,便建造多間牛房予牛隻分開飼養,牛房外有麻石牆圍封牛地,供牛 隻活動。村後山坡上就曾有四個牛房環繞民居,在牧塲關閉後,公司將土地歸還政府, 並原地砸毁地上建築。由於長年荒置,原來的洋草山及牛地皆已草木蔽天,渺無人迹。 二 O 一五年藉港大研究生會協助,村民復修貫通卅四號牛地的路徑,令公眾可以一睹牧 塲遺址。
17.香港畢加索藍屋
從置富道眺望薄扶林村,定會給座落圍仔中部的藍屋吸引下來。這幢碩果僅存的「魚鱗 板」老木屋,屋主每年會為其翻髹明黃、鮮橙、天藍等鮮明油彩,原來是保養木材的實 用考慮,卻成了表達個人性格思想的藝術創作。著名本地攝影師水禾田曾稱譽屋主為 「香港畢加索」,藍屋為「藝術之家」。
18.水井頭
薄扶林村先民選定這三水環帶之地落腳,水源充足,世代利便村民種菜養豬。水井頭為 三水之一,過去瀑布長流,有水潭,流轉石澗至谷下人家,在村前滙流流向山下瀑布灣。 二 OO 七年渠務署在西港島山體裡開掘巨形排洪隧道,從黃泥涌到數碼港將山水導出大海。 自此,水井頭驟然乾竭,只在雨水天才重現水氣泱然的舊貌。
19.牛屎湖
牛奶公司牛房工人每日從各個牛房收集回來的牛糞會推倒進牛屎湖裡,並由其自然發酵 ,作用就如一般的化糞池。這些牛屎湖更有喉管接駁,並有水泵加壓,定時將底層的糞 水噴洒到山頭養草處,作施肥之用。
20.薄扶林村街坊福利會胡社生堂
華民政務司署官員吳國泰建議鄉紳高譚根、連同熱心村民陳照喜、甘鐵鐘、李洲等於一 九六九年成立薄扶林村居民福利會。 一九七八年在村內獲批高地興建會堂。當時因得到 胡忠的捐助,及合和集團協助設計興建,村民為表答謝,遂以胡氏父親名字命名會堂,是為胡社生堂。
21.草廬
牛奶公司經營牧塲之初已從外地引入多產的「象草」,種滿山頭,為乳牛主食。惟在冬 季氣候底下草苗生長放緩,便得從國外運來禾草補充。由於牧牛食草也要對胃口,不能 一下子轉用全禾草,所以便得在夏秋期間儲起部份象草,作佐食之用。為了保鮮不腐, 工人會將一綑綑象草挑到牧塲多個草廬裡,舖好然後灑鹽,是以有老村民叫草廬為「鹹 草湖」。每到冬季工人會從底下的開口用耙耙象草出來,再分發到不同的牛房作飼糧。
22.牛奶公司員工宿舍
牛奶公司要求,但凡為薄扶林牧場工人及看守機房的技工,都必須進住工人宿舍,以便 就近當值,可本來公司就沒有足夠的宿位。一九五 O 年公司勞資糾紛引發的仲裁會得到 社會廣泛報道,工人待遇受到社會關注,牛奶公司遂在薄扶林村後山上,建造一幢七層 及一幢八層高的員工宿舍,供工人免費入住。兩幢宿舍分別於一九五六及六一年落成入 伙。隨著牧場關門,宿舍住的不再是牛房工人,而是牛奶公司其他部門如惠康的員工。 歷近五十寒暑的兩幢宿舍,最終在二 OO 五年遭置地收回,迫使居民遷出,結束兩幢大廈 的歷史任務。
23.前薄扶林官立小學
一九四八年地主羅發租出菜地,村民合資籌建「百扶林小學」,同年四月十六日正式向 教育司署申請註冊,提供一百六十個學額。小學校監為原居民陳譚貴,而校長為胡忠長 子胡文瀚太平紳士。村民自務至一九五五年交回政府,並在原址開辦薄扶林官立小學, 直至二 OOO 遷出為止。教育局近年將校舍租予德瑞學校使用。
24.菜園伯公
菜園最老歷史的土地壇設在甘氏排屋背後,村民造了一個紅臺階圍起一塊大石,就在房 舍一角供人祭祀。後來,有村外人在小學門前階梯旁修建了這個伯公神位,由於位處菜 園主要出入口,香火日盛,以致每年中秋火龍也會在此敬拜伯公。
25.菜園地
村內屋舍儕擁林立,空間匱乏,村民難以聚首。二 O 一二年菜園甘氏及何氏兩家借出兩 幅菜地,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策動修造公眾園地,既推動復耕,又振興都市鄉村 生活文化。得到二百戶村民及外間團體資助建築材,四十多位村民及無數香港大學及明 愛專上學院的同學一同落手落腳,歷經十個月最終在二 O 一三年四月建成「菜園地」。 成為「歷史聚落節」、「中秋燈謎晚會」、「歲晚慶豐收」等連繫村內外文化活動的主 場地。
26.甘氏排屋
甘氏祖籍廣東花縣,在薄扶村村北部「菜園」札根已有八代人,為港督羅便臣簽署的薄 扶林村官契上列出的三十二家人之一,是為本村的原居民。甘氏排屋與大街十八間同樣 為相連共用間牆的一列四間客家建築。隨家庭需要不同,當中三家已修葺改建,只剩西 端那間保留歷史原貌,可見為求防禦力而設的鐵柵小窗與傳統木門。
27.花王田
薄扶林水塘道口康文署苗圃昔日為港督專用農地,村民慣稱為「花王田」。每日兩次有 貨車運送新鮮花卉及蔬果到港督府。曾有港英政府高官提出此苗圃所得蔬果成本比市面 購買高出一倍,並要求港督關閉花王田以節省開支。港督以此處所得並非其一家專享, 更是宴請外賓名流所用,故必要百份百確定其食用安全,以保香港聲譽。自此該爭議便 遭擱置。
28.德忌利士堡
蘇格蘭鐘錶商德忌利士(Douglas Lapraik)一八四二年來港,開辦輪船洋行,並於一八 六七年建成古堡作為業務總部及寓所。德忌利士去世後,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一八九四 年購入古堡,連同毗鄰伯大尼修院,奠定為遠東傳教基地。教士們將古堡命名為納匝肋 樓(Nazareth House),是以投入印刷事工為靈修法門的修道院。此處曾刊印六萬多冊 二十八種不同文字編成的天主教書目流傳遠東各地,遠東第一本中文聖經亦系出於此。 二戰香港淪陷期間教士被逐,古堡被據為日本憲兵總部。一九五 O 年代,傳教會結束遠 東的傳教事業,並將古堡售予香港大學作男生宿舍,名為「大學堂」。
29.伯大尼療養院
一八七五年建成的伯大尼療養院,現為法定古蹟。十九世紀中,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在 遠東傳教事業日漸蓬勃,奧塞神父(Pierre Marie Osouf)認為地區缺乏一間為傳教士 而設的療養院。薄扶林谷地氣候彷如法國南部,故選定在此建院。建造因颱風吹襲而受 創,港府遂將興建薄扶林水塘時用剩的花崗石材捐予傳教會。伯大尼每年平均接待超過 六十名傳教士,為他們提供治療及休養之所,更有不少教士長眠在山坡下的教士墳場。 傳教會上世紀五十年代相繼賣出物業,香港大學曾購下供其出版社藏書,後交回政府復 修保育,並租予演藝學院作為校園。
30.舊牛奶公司牧塲經理大宅
一八八七年建成的這幢一級歷史建築原名 The Braemar,取名自蘇格蘭鴨巴甸郡一條鄉 村,為僅餘的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昔日供牧塲經理入住。牧塲關門後荒置近三十年, 現獲發展局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方式租予香港明愛營運,重現薄扶林村與牧塲整個 文化地景的歷史故事,推動這地方的永續發展。預計二 O 二 O 年完成復修,重新對外開放。